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教育科研 >>  正文
家园共育幼儿文明礼仪指导策略的案例研究

作者:新贝艺术幼儿园    文章来源:新贝艺术幼儿园     更新时间:2020-12-16 14:01:37
 

奉贤区新贝艺术幼儿园  胡霜洁

摘要:

幼儿礼仪一方面体现了幼儿园园风,另一方面是体现了幼儿精神风貌。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形成良好园风、教风、学风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礼仪蕴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幼儿的一言一行中,具有具体明了、简明易懂、操之易行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如今的社会交往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小霸王,他们大都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合作、彼此谦让的意识,根本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关心、体谅他人;还有一些幼儿因为不擅交际,缺乏伙伴,形成了胆小、任性、偏执等不良性格,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开设了相关的课程,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本学期,我们的教学内容主要着重于幼儿交往的礼仪问题,从组织交往活动,提供交往条件,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入手,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在本次交往礼仪的实践与研究中,通过集体教育活动、生活化的礼仪教育以及形式多样的礼仪实践活动,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各大领域的行为习惯中去,变枯燥的说教为精彩的趣味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活动和动手过程中学习礼仪行为规范,与他人能团结友爱、礼让友好、互相合作,养成优良的人际交往习惯,努力把幼儿培养为“讲文明、懂礼貌、守信誉、善交往”的好孩子。在课题实践研究中,积极与家长交流、沟通,请家长为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同时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家园携手,统一要求,形成家园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交往礼仪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文明礼仪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千教万教,先教做人”。要树人先树礼仪,首先要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36岁的幼儿,正是各种习惯养成、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段关键期里,我们要正确的加以引导、教育、强化,才能把幼儿培养成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当今社会,对于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来说,从小就受到家里过度的宠爱,许多家长过度关心孩子的冷暖温饱,只重视让孩子认字、学钢琴、学英语…来提高孩子的智力,缺乏对文明礼貌的教育。使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习惯以自我为主,缺乏与人谦让、合作的意识,更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更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交际,缺乏伙伴,形成了胆小、任性、偏执等不良性格。因此,要让孩子在幼儿园开设礼仪课程中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有利于孩子综合素质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水平的提高。当然,仅仅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培养,对幼儿的文明教育只是短暂

性的,只有家园合作,统一标准,明确要求,才能在实质上增强幼儿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意识,形成无论在家庭、学校都能够自行自觉地讲文明、讲礼貌,幼儿的文明交往礼仪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学期,我们主要的工作重心就是在于幼儿的交往礼仪教育,从组织相应活动,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入手,着重培养幼儿对相互交往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体现了家园共育对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家园共育的可行性措施,为幼儿交往礼仪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有利于改善家长、老师、幼儿三者之间的关系,教会幼儿学如何尊重他人,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幼儿独立的形成、人格健全的有深远的影响。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家园共育: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要使幼儿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相互配合,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帮助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文明:文明,一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二是专指文明行为,如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各种纪律,讲究礼貌,讲究卫生等,是精神文明的表现。

交往礼仪:礼仪,通俗的解释就是待人接物的礼节礼貌及方式,是交往的规范,即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现代交际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幼儿阶段主要表现为能友好的与同伴相处,乐意分享与合作,遵守基本规则与秩序。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引导家长孩子正确认识交往礼仪,了解文明礼仪习惯的重要性,家园合作,统一要求,注重培养幼儿良好文明交往礼仪习惯,促进幼儿健全健康的发展。

2、探寻促进幼儿乐于与人分享、交流、协商的有效途径。

3、通过课题研究,做好幼儿交往礼仪的培养方案和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案等计划,做到培养良好习与惯矫正不良习惯的相结合,相辅相成,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注重幼儿交往礼仪方面的教育,在班级课程中开设交往活动等内容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友善而诚恳的眼神,委婉的声调,以及微笑的表情表达,学会理解他人,学会轮流与分享。

1、了解班级交往现状,开展家长动员会,宣传交往礼仪的重要性。观察并调查班级幼儿交往语言使用情况和交往现状。召开家长会,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在家庭、社会上做好礼仪知识的宣传工作,营造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园所的良好氛围。

(本阶段研究的时间:20137月—20147月)

2、开设文明交往交流区和游戏活动区(交往礼仪),注重日常生活礼仪的教育(随机教育和专门的教育)。尽可能创造机会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到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在体验活动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如开展 “文明宝宝”、“礼貌宝宝”评比等多种活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高兴参与到活动中,展现幼儿在各阶段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成果。

(本阶段研究的时间:20147月——20155月)

3、进行礼仪教育的经验小结、教学汇总,纂写总结和经验文章等。

(本阶段研究的时间:20155月——201510月)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关注国内外有关文章的研究报告,并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研究方案。

2、调查分析法:

通过调查、了解、分析每一位家长、教师、幼儿的文明礼仪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可实施依据。

3、行动研究法:

在日常教育实践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仔细研究、认真思考,得到提高。结合我园教育教学工作与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将培养幼儿文明交往习惯的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之中。

4、个案研究法:

围绕典型事例并对其展开研究,主要是对幼儿不良交往习惯矫正的研究和家庭教育对行为习惯养成影响的研究。

5、经验总结法:

重视经验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定模式研究的规律及方法。利用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分析概括教育现象,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总结,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在礼仪道德教育中得到规律性的结论,并使之有推广价值。

在课题研究中,采用各种方法相互交融、循环使用,把各种方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中。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了解班级交往现状,开展家长动员会,宣传交往礼仪的重要性。观察并调查班级幼儿交往语言使用情况和交往现状。召开家长会,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在家庭、社会上做好礼仪知识的宣传工作,营造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园所的良好氛围。

(本阶段研究的时间:20137月—20147月)

2、开设文明交往交流区和游戏活动区(交往礼仪),注重日常生活礼仪的教育(随机教育和专门的教育)。尽可能创造机会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到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在体验活动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如开展晨间接待“礼仪小天使”、“礼仪星宝贝”评比等多种活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高兴参与到活动中,展现幼儿在各阶段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成果。

(本阶段研究的时间:20147月——20155月)

3、进行礼仪教育的经验小结、教学汇总,纂写总结和经验文章等。

(本阶段研究的时间:20155月——201510月)

八、课题研究的结果

文明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礼仪教育对孩子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学前儿童可塑性强,易接收外界的各种信息,是礼仪教育的最佳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需要家庭的紧密配合,幼儿园要用多种形式同幼儿家庭保持联系,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从而达到“家园同步,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幼儿园教育主导,为家园共育文明礼仪奠基。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文明礼仪情景,激发幼儿的文明礼仪情感,对他们实施文明礼仪的教育,在家园共育文明礼仪中起到主导作用,为家园共育奠基。

1、环境主导,营造氛围

美化幼儿园的环境,引导幼儿爱护环境卫生,爱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把礼貌用语“早上好”“再见”等粘贴在墙饰上;在“汽车嘟嘟城”区域挂上排队上车的照片;在楼梯的墙面上展示礼仪绘本,以读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各种礼仪……这些礼仪要求都和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用视觉语言暗示、提示幼儿。创设讲礼仪的氛围,让孩子在讲礼仪的氛围中,学会礼仪规范。如每天早上来园,“礼仪小天使”站在门口和老师一起迎接幼儿,向小朋友们问好;每周的国旗下讲话,老师会讲一个礼仪小故事;在班里放置一面美容镜,让幼儿随时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等。良好的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利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利用好社区环境,引导幼儿讲文明礼貌。如带领幼儿参加社区的环保宣传活动,到敬老院和爷爷奶奶过节日,让幼儿在社会大环境中真正地学以致用,亲身实践,从而使幼儿对礼仪有更具体的认识与领悟,促使其礼仪习惯的养成。

案例:妈妈抱着小弟弟来幼儿园接顾卢烨回家,牙牙学语的小弟弟看到自然角盛开着的太阳花吵着要去摘。平平指着“请好好爱我”的温馨提醒牌对小弟弟很认真地说:“不可以摘花哦,花会痛的。它在告诉我们,要爱护它。”妈妈笑着对怀里的小弟弟说:“哥哥多懂事啊,我们要和哥哥一样爱护小花。”

2、人文主导,言传身教

幼儿特别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老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因此,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时,老师要注意学习并明确自身的职业规范,努力塑造自身的文明礼仪形象。为了提高教师的礼仪行为规范,幼儿园请来礼仪专家来做礼仪讲座;开展“师德演讲”师德风范的评比;增添大量礼仪人文类书籍并教工“书香人生”阅读活动……教师自己有了良好的行为表现,才能更好的教育和影响孩子们,真正地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案例:离园时间,张歆韵一边吃着蛋糕一边拉着妈妈的手走着。走到园门口时,她将蛋糕的包装纸随手一扔。正在值班的张老师看见了,上前捡起垃圾走向垃圾桶。妈妈难为情地说:“张歆韵,快,自己扔到垃圾桶里去。” 张歆韵赶紧跑上去从张老师手中接过包装纸说:“张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不会再乱扔垃圾了。”说完向垃圾桶走去。“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因此,礼仪教育必须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教师通过自身良好的礼仪行为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礼仪意识,并促使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践行礼仪规范。

3、活动主导,渗透礼仪

1)、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

幼儿每天在园有8个多小时的时间,因此,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抓住契机进行随机教育。如入园、离园时说“您好”、“再见”文明用语;游戏时和小伙伴友好相处;盥洗时进行“节约用水、文明入厕”行为的培养;上下楼梯有序排队,不你推我搡等等。

2)、结合主题活动培养文明意识。

开设《文明礼仪我先行》主题活动,每周一节礼仪课,并且要求教师要把礼仪教育贯穿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同时幼儿园还组织开展“文明宝宝”活动,各班每月评选出一名“文明宝宝”。此外,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亲子阅读”、“故事会”等系列活动,让幼儿通过讲故事,学会甄别故事角色行为,懂得讲文明礼仪的道理。

案例:中大班的“故事会”刚刚结束,各班小朋友抱着小椅子准备整队离场。大班的乐尤嘉对老师说:“我们等一下吧,让中班的小朋友先走。”老师故意说:“为什么呢,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走得快,应该先走啊。” 乐尤嘉说:“孔融这么小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弟弟,我们是幼儿园的哥哥,也要照顾中班的弟弟。” 乐尤嘉的提议得到了全班小朋友的认可。中班的小朋友纷纷对大家说:“谢谢大班的哥哥姐姐。”全班小朋友都露出了幸福的笑脸。

4、游戏主导,习惯巩固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可以在玩中学礼仪,学中实践礼仪。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环境,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各类游戏中。如在体育游戏《找朋友》中,幼儿要有礼貌地邀请他人和自己做游戏,这样在游戏中就提升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在音乐游戏《好朋友》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帮助别人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关心、帮助别人的情感。尤其是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娃娃家”中幼儿巩固了尊敬、关心长辈,“超市”中幼儿巩固了排队礼让,“公共汽车”中幼儿巩固了交通规则、主动让座……总之,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幼儿的礼仪行为得到了锻炼和巩固,有效促进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

案例:区域游戏开始了,“娃娃家”总是吸引着很多小朋友。王语晨抱起小宝宝当上了“妈妈”,徐梓涵做宝宝的阿姨来做客。徐梓涵敲敲门问:“宝宝在家吗?”王语晨答应道:“在的,请问你是谁呀?”“我是宝宝的阿姨,来看宝宝。”“欢迎,请进来。”“请坐,请喝水。”“谢谢,我能抱抱宝宝吗?”“谢谢你帮我抱宝宝,我去做饭了。”这种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成人生活的游戏,幼儿最喜欢,也最乐意参与。幼儿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要实现角色转换,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从而在习得的基础上巩固了该角色的礼仪行为。

(二)、家园携手,为培育文明礼仪固力

幼儿园对孩子的礼仪培养固然重要,但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需要家园合作,共同努力,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老师、家长要做到对孩子统一要求、统一教育,提升幼儿礼仪行为能力的场景增多了,形成动力定势,并固定下来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1、家庭主动配合幼儿园

在家庭与幼儿园的配合方面,家长需要主动,多向老师请教。因此,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理解和接纳幼儿园正确的教育观念。

由于种种原因,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往往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处在农村的幼儿园,家长的文化素质对教育观念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因此,家长需要理解和接纳幼儿园正确的教育观念,主动改变自己的一些教育误区。家长应该清楚:幼儿早期教育不仅仅是早期智力开发教育,更应注重幼儿个性及社会品质的发展;让幼儿学习做人、尊重人、与人友好和文明相处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他们将来终身受益的财富。

2)、主动加强家园联系。

在幼儿园,老师不会经常去家访,这就给家长提出了要求: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这样,不仅对自己孩子的情况可以细致地了解,还可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情况,让自己与幼儿园的要求保持一致。例如,幼儿回到家,见到爸爸说“爸爸好”,爸爸也可以向幼儿说声“宝宝好”,给幼儿一个积极的回馈,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这就促成了幼儿文明礼仪的形成。

3)、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在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过程中,家长往往会教不得法:过分溺爱、过度奖励、过高期望、过多干涉,这些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幼儿的正常社会交往。

科学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说理教育,运用说理,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生硬的压制。

第二:练习教育,训练幼儿的礼仪行为,家长必须伴随语言的指导,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

第三:表扬和批评,对幼儿好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目的也是起到强化和鼓励的作用,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要认真了解,批评错误行为。

第四:以身示范,家长要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就必须以身作则,要幼儿做到的,家长就必须先做到,要幼儿不做的,家长同样也不能做。

2、幼儿园加强对家庭的指导

在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教育中,幼儿园对家长的指导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幼儿园做好对家长的指导,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份内的事而不是份外的事。

1)、多联系。

多联系可以分析现状,了解幼儿家庭情况,也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确保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栏、QQ 群、班级网站、调查表等,建立沟通平台。学期初,向每个家长发放《幼儿在家礼仪行为调查表》,通过此项活动可以了解幼儿在家的礼仪行为情况,宣传礼仪规范,引起家长重视。在幼儿园网站上,创建“成长和礼仪”栏目,旨在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班级中所进行的礼仪活动以及自己孩子的文明行为情况。召开家长会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礼仪教育观。

2)、多学习。

多学习可以丰富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更好地和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请来资深的礼仪培训老师对家长开展礼仪讲座,提高家长的礼仪修养。同时针对祖辈带孩子现象的普遍性,开展分层分类的家教指导活动,使指导活动更具针对性。充分利用家委会的桥梁作用,开展家教沙龙。在家教沙龙中,家长们针对孩子出现的礼仪行为现状进行交流探讨,大家献计献策分享好方法,共享好经验。

3)、多活动。

多组织家园联谊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在活动中践行礼仪,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开展亲子活动,如上超市购物、亲子春游等,让幼儿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影响家长,辐射社会,从而营造文明礼仪大环境。每周评选“礼仪小天使”,每学期评选“礼仪好家长”,以评比的形式抓典型事例,树典型形象。

九、课题研究的效果

通过开展家园共育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培养了幼儿知礼仪、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全面提升了幼儿的文明礼仪素质。在幼儿园里,每天都能听到幼儿向老师、长辈主动问好(道别);小朋友之间的争执矛盾少了;孩子们能够自觉爱护幼儿园的环境,并能做个“文明礼仪”宣传员……大(1)班的张老师说:原来小朋友玩游戏时总是争抢玩具,发生矛盾,告状声络绎不绝。进行了文明礼仪教育,孩子们学习了很多交往的技巧,懂得了谦让,知道怎样做才能有更多的朋友。小(3)班瞿杨妈妈:瞿杨小的时候我最怕带他走亲戚,没有礼貌又会闹腾,我一点面子都没有。现在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还指导我们家长一起对孩子进行教育,瞿杨的变化可大了。现在出去能主动和每个人打招呼,还会主动和其他小朋友去玩呢。从老师们和家长们的眼中,孩子们心中的礼仪之花正在悄然开放。我们知道,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和固定不变的,只要我们从小处着手,着眼大处,幼儿园与家庭携手共同为幼儿的健康人格奠定良好基础,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的良好品质和启迪孩子的幼小心灵,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会越来越有效。

十、后期设想

在后阶段,我们将继续围绕目标内容开展活动,在方法的改进,资料的积累,形式与实效的相结合等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1、积极开展增强幼儿文明礼仪活动,加大课题的研究力度,形成课题方案实施系列,及时对课题活动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2、在每次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和研讨后,总结相关的经验,并及时加以梳理和提升,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5号)[Z],幼儿园工作规程

[2]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172

[3] 嵇珺,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内容现状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23:4247

[4]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师大出版社。(1994年) 

[5]孙云晓、邹泓主编的《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北京出版社。(2006年)

[6]孙云晓、张梅玲主编的《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北京出版社。 

[7]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8]中国幼儿园教案网


                    2015.10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