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教育科研 >>  正文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的有效开展策略研究——顾佳慧

作者:新贝幼儿园—卫嘉欢    文章来源:新贝艺术幼儿园     更新时间:2023-05-10 14:17:26
 

[摘 要]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遵循趣味性、生活性和生成性的原则;在内容选择上,应以五大领域为主线,以随机嵌入的生成性主题活动为着力点;在材料投放上,应结合不同结构的材料,投放富有层次性的操作材料;在活动评价上,应运用观察记录、轶事记录和集体分享等方式。本文介绍了个别化教学,列举了该教学理念的特点。针对幼儿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强调了将个别化教学应用其中的重要性。重点从课程、课堂、学生、技术等角度入手,对个别化教学的应用方法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个别化学习;个体差异;学习活动;儿童

一、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生活性

只有孩子能够经验,且乐于经验的内容才能构成孩子的真实经历,因此教育即经验。生活是幼儿学习的源泉和基本情景,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内容必须来源于幼儿生活,反映幼儿各方面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才能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关注、发现、探究周围一切已知与未知,发展想象、创造表现。

(二)趣味性

由于幼儿好奇、好动等年龄特点,富有游戏性、情境性和可变性的项目活动能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因此,个别化学习活动应符合幼儿的兴趣需求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如材料的设计应形象生动。

(三)生成性

由于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其生成的过程与需求都必然会表现出独有的个性化特征,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儿童的个别化兴趣和已有经验,能够为维持其兴趣并建构新知识动态地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活动和材料。儿童的生长是自己的事情,他人无可替代,儿童是在自己的生长过程中,通过与周遭环境中的人、事互动主动建构自身的,因此儿童的发展必然是自主的。但同时儿童的自主发展又离不开环境的支撑、成人的支持。

二、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内容选择

教师在设计个别化学习内容时,要始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在选择个别化学习内容时,教师要充分考虑生成性项目主题活动。这种活动的内容可以随着主题的进展和深入而不断调整变化,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有机嵌入、随时调整的方式为幼儿创设个别化学习的机会。例如:大班生活类个别化学习内容“整理书包”即是在主题活动“我是小学生”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而形成的。在此活动中,幼儿根据事先提供的课程表整理书包。教师提供的材料有书包、各类书本、学习用品、课程表等,对幼儿的具体要求是不仅能按课程表上的具体课程将相应的书本及学习用品放入书包,而且能有规则地进行整理和摆放。教师针对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将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改为提供空白的课程表,让幼儿先自己设计、安排课程,然后再根据自己设计的课程表整理书包。

三、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材料投放

投放的材料应有层次性,富有层次性的操作材料有助于幼儿在不同发展水平上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材料时要根据每个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将材料分成不同的难度层次,具体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相同的材料不同的层次,教师可以在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上贴上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逐步提升动手操作的能力;二是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层次,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能力较强的幼儿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

材料的简约化:如何用最简单、最原始的材料让幼儿玩得开心,又减轻教师的负担是挖掘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的宗旨;材料的游戏化: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与发展的;材料的互动性:个别化学习活动与角色扮演游戏不尽相同,前者更倾向于幼儿的个别操作,但绝不等同于没有互动。

四、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在幼儿进行个别化学习时,对于教师来说,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幼儿的自主探索行为进行观察,并给予适宜的指导以及事后的评价与总结反馈。个别化学习活动,是让幼儿获得个性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有学会观察,学会放手,幼儿才能得到发展。一个会观察的老师,要注意收集来自幼儿的问题,并有意识地在一旁观察,然后按需要适度启发和帮助,让幼儿自然习得一些经验。

教师适当的站在孩子的身后,其实是一种策略,其实质和出发点是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创造空间。指导中老师其实可以和孩子平行操作,以同玩者的身份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间接指导、减少直接的介入和干预,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减少来自老师的压力。教师要把握好介入的适时性,才能让孩子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主张,这才是孩子自主活动的保障。孩子是游戏高手,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游戏好玩,什么样的游戏不好玩,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他们得到了满足,老师也可以捕捉到下次游戏兴趣点。

在个别化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给幼儿承担任务的机会与信心。为了保证个别化活动能有序地开展,活动的规则应让幼儿共同参与讨论制定,让幼儿感受到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意识到自己也是能够当家作主的,这样制定出来的规则孩子们也会更加乐于接受。在组织幼儿园个别化活动时,要依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及个体差异性,尊重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尽可能多地给幼儿一些选择的权利,为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参与幼儿园个别化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教师要多给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而不是急于去帮助解决问题,尤其是当幼儿出现放弃和消极时,教师应及时给以勇气和信心,鼓励幼儿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去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实践自己的经验。幼儿园个别化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材料与孩子们互动,更是教师与孩子们共同探索,相互帮助的一个双向动态过程。而正是由于幼儿园个别化活动所具有的自主性、互动性、探索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这其中的角色定位,绝非是主角,而是一个功力深厚的配角,为的就是让孩子成为活动的设计者和主人。一个成功的主角背后,总是有着一个个配角的身影。而教师将会个别化活动中的最佳配角。

五、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幼儿的交流、分享

首先,交流和分享, 是个别化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分享,往往会更好地促进幼儿个性化学习与探索,促进幼儿积极情绪的形成,同时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幼儿的后续发展都会有提高。再次,可以通过集体分享来评价。教师还可以根据在幼儿个别化学习中观察到的各种情况,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分享。这种集体分享型的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为有问题的幼儿释疑并适时给予指导,让幼儿有机会共同商议并解决一些共性问题。对于一些发展相对缓慢,不太能跟得上集体节奏的幼儿,通过集体分享,能让他们对一些较难的材料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操作活动是一个信息输入的过程,分享则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表现表达可以促进幼儿将自己建构的新知识内化。

在集体分享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善于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即教师应多提“如果……会怎样……”“你能想到别的什么方法吗”等问题,同时还要善于组织幼儿讨论思考的过程、预测结果和拓展学习;第二,应适时地“教”。个别化学习的特性是让教师退居其次,即教师作为活动的设计者、观察者在活动中多为个别指导,但是遇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就可以通过集体分享环节进行有效的“教”;第三,应注意发展幼儿积极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认可幼儿的行动,对幼儿的分享表现出浓厚

的兴趣,并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表扬与激励,其中要特别突出幼儿所做的努力,通过提供非常具体的反馈信息促进幼儿的积极自我评价,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与成长。

六、结束语

孩子们对材料的需求更高,教师如何有效地投放和调整活动材料以及如何在幼儿个别化活动中有效的观察与指导在这些方面,过去的经验很少,因此本研究有着其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研究将以二期课改理念为引领,根据《纲要》的精神和本园的实际,以主题活动为主要背景,以个别化学习活动为载体,着力研究个别化材料的投放、调整;教师的观察与指导,促使幼儿积极有效地与材料进行互动,促进他们在活动中主动探索、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 .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3] 戒晖,诸葛婷,王春燕 .《浅谈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学前教育(幼教版),2006

[4] Carolyn Edwaeds.《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瑞吉欧.艾米利亚教育取向——进一步的回响》.罗雅芬,等,译。台北: 心理出版社,2000

[5] 李秋红《浅谈个别化学习中材料的投放》

[6] 许巧倩《大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