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信息化工作将以《上海市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试行)》和《新贝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2024.9—2027.8)》为核心指引,深度聚焦“智慧赋能·向美向善”的学期主题,坚定不移地坚持“问题导向、项目驱动、研训一体、家园共融”四大原则,持续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系统深化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融合,全方位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信息化创新能力,以“上海市信息化优秀校”及“上海市智慧校园示范园”为引领,进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耦合与双向奔赴。
二、现状分析
优势方面:
回顾上学期信息工作,我们高质量、高标准地顺利完成网络安全应急演练、人工智能专题培训以及信息化设备的全面秋季巡检,全体教职员工的信息安全与数据安全意识显著增强,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校园无线网络实现室内外全覆盖,移动录播系统、智能交互一体机、幼儿平板终端等硬件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性能稳定;微信公众号、孩子通APP、校园官方网站“三位一体”家园互动格局已基本成型,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互动性和可视化水平大幅提升,家长满意度与社会美誉度不断攀升,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群众基础。
弱势方面:
然而,我们亦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存在的短板与瓶颈:一是教师队伍在信息化应用水平上呈现显著差异,部分教师对“课程通”“备课通”等平台的深度功能掌握不足,仅停留在初级应用阶段,难以满足课程创新与教学改革的更高需求;二是设备台账、维修记录与资产管理尚未完全实现电子化,报修流程仍部分依赖纸质单据,信息流转效率不高,数据追溯困难;三是信息化特色成果与典型经验的提炼、总结与推广力度不足,区级“智慧课堂”评比的竞争力仍显薄弱,缺乏具有园本辨识度的“拳头”项目;四是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运营缺乏系统规划与专业团队,内容更新频次低、互动性弱,家长点击量与社区影响力亟待提升。
三、工作目标:
1.以《上海市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试行)》为行动指南,结合园内硬件与软件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信息化设备的维护、更新、完善工作。
2.继续加强孩子通APP、微信公众号、幼儿园网站等信息媒介的管理,通畅家园、幼儿园和社会的互动,推进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3.根据教职工在实践工作中的问题与相关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信息化培训学习、研讨交流、经验展示等活动,有效提升教职工信息化实践操作水平。
四、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加强设备维护,确保教学需要。
1.定期维护学校信息化设备,进一步提高现有资源设备的利用率,使其在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后勤等各领域发挥更好的作用。并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信息化设施设备,为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提供支持与保障。
2.建立健全信息化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做好各类信息化设备台账,定期开展对相关信息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检查、评估和加固工作,确保园所信息化系统和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3.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设备的作用。坚持信息检查制度,做到病毒定期查杀、系统更新等,对信息设备专人专管,确保教学信息设备硬件的正常使用,完善对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登记制度,并认真填写好多媒体设备使用记录册。结合区信息中心的要求,每月上报网管总结等,以配合信息中心对信息技术的监管力度。
4.强化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加强网络安全日常巡检,建立网络安全预警通报机制,做好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
5.与专业团队合作,进一步更新信息化设施设备,确保幼儿园网速运行正常,让信息化工作顺畅,全力推进信息化进程。
(二)加强培训工作,提升信息技能
1.加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园本教研的实践研究,提供符合本园教师发展需求的信息技术培训资源。
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区内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三)及时更新网站,加强家园联系
1.积极发挥校园网站的窗口功能,及时向社会和家长展示幼儿园的工作动态,以及家长和社会需要了解的内容。对信息的上报进行管理,有照片的要保证照片和信息同时上传,使其发挥窗口作用的同时是资料得以有效的保存。
2.利用“孩子通”评价工具对幼儿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提高教师专业反思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均衡发展。整合利用孩子通、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沟通手段,及时、全面地向家长传递幼儿学习、生活信息,动态关注幼儿成长。
3.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发布教育教学、各类活动等开展情况,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各部门在采集信息时,要注重及时收集活动信息,及时反馈、撰稿成文,防止信息缺失和滞后。
五、具体活动安排:(略)